测控导航表
    
        
            | 知识点 | 题号 | 
        
            | 反应产物成分的实验探究 | 2,4 | 
        
            | 物质性质的探究 | 1,3,5 | 
    
 
非选择题
1.氧化二氯(Cl2O)是次氯酸的酸酐,其部分性质如下: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 常温下,Cl2O是棕黄色、刺激性气体;熔点:-120.6 ℃;沸点2.0 ℃ | Cl2O不稳定,接触一般有机物易爆炸;它易溶于水,同时反应生成次氯酸 | 
    
 
实验室制备原理:2Na2CO3+H2O+2Cl2 2NaCl+2NaHCO3+Cl2O,现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制备少量Cl2O,并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
2NaCl+2NaHCO3+Cl2O,现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制备少量Cl2O,并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      。 
(2)若气体从左至右流动,装置连接顺序是A、    (每个装置限用一次)。 
(3)装置F中盛装试剂的名称为      。 
(4)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当D中收集适量液态物质时停止反应,设计简单实验证明B中残留固体中含有NaHCO3:                                          
                                                                           
                                                                       。 
(6)实验完成后取E中烧杯内溶液滴加品红溶液发现溶液褪色。该课题组设计实验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
    
        
            | 序 号 | 0.1 mol/L  NaClO 溶液/mL | 0.1 mol/L  NaCl 溶液/mL | 0.1 mol/L  NaOH 溶液/mL | H2O /mL | 品红 溶液 | 现象 | 
        
            | Ⅰ | 5.0 | 0 | 0 | 5.0 | 3滴 | 较快 褪色 | 
        
            | Ⅱ | 0 | 5.0 | a | 0 | 3滴 | 不 褪色 | 
        
            | Ⅲ | 5.0 | 0 | 5.0 | 0 | 3滴 | 缓慢 褪色 | 
    
 
①a=      。 
②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1)根据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通过A装置制取Cl2,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Cl2中含有HCl杂质,为防止其干扰Cl2O的制取,要先通过F装置除去HCl杂质,再通过B装置发生反应2Na2CO3+H2O+2Cl2 2NaCl+2NaHCO3+Cl2O,制取得到Cl2O,由于易溶于水,同时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收集之前要先通过C装置干燥,再通过D装置收集Cl2O并验证其沸点低、容易液化的特点,同时由于Cl2、Cl2O都会产生大气污染,所以最后要用E装置进行尾气处理。故按气体从左至右流动装置连接顺序是AFBCDE。
2NaCl+2NaHCO3+Cl2O,制取得到Cl2O,由于易溶于水,同时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收集之前要先通过C装置干燥,再通过D装置收集Cl2O并验证其沸点低、容易液化的特点,同时由于Cl2、Cl2O都会产生大气污染,所以最后要用E装置进行尾气处理。故按气体从左至右流动装置连接顺序是AFBCDE。 
(3)装置F是除去Cl2中的杂质HCl气体的,为减少Cl2的溶解消耗,要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溶液来除去HCl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