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桂林、崇左、贺州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试题(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联考试卷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437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8/3 18:18:1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清小说命名方法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其命名对我们当今的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出版、传播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小说命名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不少明清小说以“忠”“忠烈”“孝”“喻世”“警世”“醒世”等字词加入小说书名,藉以宣扬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强化小说社会功用,《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提到,凤姐之女因是农历七月七日所生,所以刘姥姥为她取名“巧姐”,反映出小说创作与民间风俗文化的关系密切;《水浒传》《红楼梦》等小说中反映了不少民间寄名、绰号等风俗习惯,这些均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为我们当今的小说创作、出版、传播提供了借鉴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该成为我们当代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创作与传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次,小说命名关注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小说创作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风气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从小说命名方面可以得到一定的印证。明末奸臣当道,党争激烈,面临着内忧外患。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形势下,实学思潮十分兴盛,提倡经世致用、崇黜虚。这在明清小说命名中有着集中体现,《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皇明中兴圣烈传》《警世阴阳梦》等明末时事小说将“斥奸”“烈”“警世”等字词嵌入小说书名,体现出歌颂忠臣、贬斥奸佞的创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