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非攻节选练习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苏教版(现行教材)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93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6/6 11:42:2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至于偷人家狗猪鸡的人,(他)又比进入人家果园偷窃桃李的人更不义。
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如果他损害人越多,他的不仁就更严重,罪行也越重。
C.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至于妄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的人,他比进入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的又更不义。
D.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今天以至于大举地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因此就称赞它,称它为义。
解析D项,整句话应翻译为:“现在有人大行不义,竟至进攻别人的国家,人们却不知道谴责他,反而加以赞美,称之为义举。”
答案D
6.给下面一段话添加恰当的标点。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解析疏通文意,根据句中的关键字词添加标点。
参考答案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