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分钟快速训练(六)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牛顿设想的水平抛物示意图。从地面附近上方A点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分别沿曲线a、b、c运动,图中a为近地圆形轨道,b为围绕地球的椭圆轨道,c轨道为双曲线的一部分。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的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沿轨道a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等于
B.沿轨道b运动的物体的初速度一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C.沿轨道c运动的物体的初速度一定等于第三宇宙速度
D.若物体落到地球表面,则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可能大于
[解析] 由于a为近地圆形轨道,沿此轨道运动的物体需满足G=m,解得v=,选项A正确;由于b为围绕地球的椭圆轨道,故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选项B错误;c轨道为双曲线的一部分,所以沿此轨道运动的物体不会围绕地球运动,因此其抛出时的初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不一定等于第三宇宙速度,选项C错误;若物体能够落回地面,则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小于,选项D错误。
2.一小滑块从O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与B、C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滑块通过AB段、BC段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滑块从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为( B )
A. B.-t1
C.(t1+t2) D.(t2-t1)
[解析] 设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到达B点的速度为v,AB=BC=x,则从B点运动到C点有x=vt2+at,根据逆向思维,从B点运动到A点有x=vt1-at,得=,从O点运动到B点有tOA+t1=,得滑块从O点运动到A点所用的时间tOA=-t1,只有B正确。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为理想电表,D为理想二极管,电阻R1=10 Ω,R2=15 Ω,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21,在原线圈输入端a、b接入瞬时电压u=220 sin 100πt (V)的交流电源,则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B )

A.1.42 A,2.36 A B.0.71 A,1.18 A
C.0.71 A,2.36 A D.1.42 A,1.18 A

[解析] 瞬时电压u=220sin 100πt V经过理想二极管后,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瞬时电压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变压比公式得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Um=×220 V=10 V,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有·=·T,解得U1=5 V,断开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I1==0.71 A,闭合开关S后,R12==6 Ω,电流表的示数为I′1==1.18 A,B正确。
4.一锌板暴露在波长λ=200 nm的紫外光中,观测到有电子从锌板表面逸出,此时在锌板所在空间加一方向垂直于板面、大小为20 V/m的电场,电子能运动到距板面的最大距离为15 cm。已知光速c与普朗克常量h的乘积为1.24×10-6 eV·m,则光速c与锌板的截止频率的比值约为( C )
A.330 nm B.360 nm
C.390 nm D.420 nm
[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可得Ek=h-W0,W0=h,其中λ0=,根据动能定理得-eEx=0-Ek,联立得hc(-)=eEx,代入数据得λ0=388 nm,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