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高考评阅非选择题是网上阅卷。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1.“一个前提”
(1)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
(2)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到要点。
2.“两个原则”
(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唆。
(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做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例1] (2018·全国卷Ⅰ)(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为了保证高考阅卷的公平公正,各阅卷点除有标准答案外,阅卷细则即“补充说明”,详细说明阅卷的采分点,下面是2018年全国卷Ⅰ第41题的评分细则:
第(1)问:变化
标准答案: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
补充说明:
如果学生答出“乡约组织从个别地方扩展到全国”“由一些地方到广泛建立”,体现出范围的扩大。也可以给3分。即答出任意两点,都可以得6分。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
补充说明:
第一点答出维护封建统治、巩固政权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二点答出有利于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三点答出促进儒家文化或传统道德传播等意思即可得2分。
第(2)问:历史背景
标准答案: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
补充说明:
第一点答出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农民起义不断等内忧的意思,或者民族危机严重、列强入侵等外患严重的意思,或者内忧外患的一些具体表现(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即可得3分;
第二点答出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西方民主制度之一,即可得3分;
第三点答出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政治改革之一,即可得3分。
第(3)问:意义
标准答案: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2分);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分);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2分)。
补充说明:
注意:本问总分共4分,第一点和第三点同为“治理”问题,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不重复赋分,第二点的关键在“基层民主”。如果能够从乡村治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两个层面答题,表述准确,即可得4分。
1.高考阅卷老师寄语每位考生
(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
(2)强化对主干知识与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
(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
2.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