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削弱相权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针对训练]
1.(2019·郑州一模)汉武帝初即位,大臣惩吴、楚七国行事,议者多冤晁错之策,认为“诸侯连城数十,泰强”,并向武帝“数奏其过恶”,要求对他们“稍侵夺”。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立即批准。据此可知,汉武帝意在( )
A.扩大分封王国规模 B.调整中央行政体制
C.巩固皇族之间关系 D.削弱诸侯王的实力
D [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诸侯连城数十,泰强”可知,大臣们认为地方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再结合所学推恩令的内容可知D项正确,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属于地方行政体制,与中央行政无关,故排除B项;推恩令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实力,不利于巩固皇族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项。]
二、古代中央及地方机构的演变
|
中央机构
|
地方机构
|
秦朝
|
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总揽大权;三公九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丞相下设九卿
|
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
汉朝
|
中外朝制度:汉武帝设中朝(皇帝身边之人),削弱相权;外朝指由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
|
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
隋唐
|
中央政府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
|
—
|
北宋
|
设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相权
|
地方行政权、军权、财权收归中央;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
|
元朝
|
中央三省合一,只设中书省
|
实行行省制度
|
明朝
|
废除丞相,实现皇权相权合一;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
沿用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
清朝
|
清初沿用内阁制度;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
[针对训练]
2.(2019·深圳一模)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
A.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