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睁眼看世界
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b)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译成《四洲志》《华事夷言》,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情及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2)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正确认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是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了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魏源的“师夷”体现了其思想的开放性,“制夷”体现的则是其爱国性,二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b)
(1)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
代表人物
|
主张
|
代表著作
|
康有为
|
提出学习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以挽救民族危亡;利用孔子权威,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
《孔子改制考》
|
梁启超
|
宣传民权学说,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
|
《变法通议》
|
谭嗣同
|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
|
严 复
|
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扬维新变法的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译著《天演论》
|
(2)影响
①指导性: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②爱国性: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
③进步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④启蒙性:宣传进步思想,冲击封建旧思想(最重要的影响)。
⑤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康有为采用“儒表西里”“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维新思想,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托古改制”体现了康有为思想的灵活性、策略性和妥协性。
二、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c)
1.背景
(1)维新变法失败,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2)《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加剧。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兴起。
2.思想主张
人物
|
著作或主要活动
|
主张或意义
|
孙中山:民主
革命的先行者
|
1894年,成立兴中会
|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
1905年,成立同盟会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章太炎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批判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
|
邹容
|
《革命军》
|
以饱满的激情宣传反清革命
|
3.论战: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展开论战。论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革命派关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受到了进步人士的普遍拥护。
4.实践: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
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b)
名称
|
内容
|
意义
|
方式
|
民族主义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
把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
民族
革命
|
民权主义
|
“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
政治
革命
|
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涨价归公
|
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
|
社会
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