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列宁主义
(1)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2)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
2.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中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2)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探索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邓小平理论
(1)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比较
人物项目
|
马克思、恩格斯
|
列宁
|
毛泽东、邓小平
|
背景
|
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无产阶级成熟
|
沙俄封建残余浓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各种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矛盾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
主要
贡献
|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革命实践(1848年革命),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
|
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创立了社会主义俄国,确立了新经济政策
|
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
著作
|
《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
《四月提纲》
|
《井冈山的斗争》《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
|
影响
|
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可知,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第二小问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方面分析。(2)从恢复国民经济、突破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