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
四个时期: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重大历史线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1)1949—1956年,过渡时期。
①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总路线的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
②特点:中国借鉴苏联的经验,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③措施: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结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基本上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尚未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②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正确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误。
③措施:正确的探索包括中共八大、20世纪60年代对国民经济的调整;错误的探索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④结果: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遭到严重挫折。但从总体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顶住了国际反华势力的压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巨大困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被废除,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1年、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分别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国民经济有所好转。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①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②特点: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③措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④结果: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
变革
|
原因
|
内容
|
结果
|
土地改革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采取保护富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农业合作化
|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证明依靠合作社的统一经营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
|
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
人民公社化
|
党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