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1)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3)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
2.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3.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4.实施:1928~1932年,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5.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6.成就
(1)1937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并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工业总产值到1937年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7.局限: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等。
特别提醒
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不同。它是在特殊条件下起步的,一开始就侧重重工业;而西方工业化走的是一条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道路。
思维点拨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增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需要发展军事工业。
(2)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
(4)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基础就是重工业。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
(1)十月革命后,苏俄农业仍是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
(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2.目的
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实施
从1929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4.影响
(1)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2)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3)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思维点拨
正确认识苏俄(联)的农业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农业集体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要注意区别。余粮收集制是为了适应当时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但它只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短期措施;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措施过激,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苏联模式
1.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
2.表现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