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
(1)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济发展落后。
(2)表现:粮食短缺;穿衣困难;住宅很差;卫生条件极差;人均寿命只有35岁。封建、迷信、愚昧、保守的社会习俗根深蒂固。
2.近代的变化
(1)中国沿海沿江大城市出现洋楼房、大马路、火车和汽车、电灯和电话;但大量工人、贫民只能住在“贫民窟”里。
(2)辛亥革命后,提倡移风易俗,男剪辫子,女禁止缠足,新式礼服出现,称谓和婚丧嫁娶仪式也发生变化,但仍很落后。
新中国的新生活
1.改革开放前
人民的生活不富裕,衣、食等用品凭票证限量供应。广大农村,不少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2.改革开放后
(1)原因:经济高速发展。
(2)表现:穿着发生根本变化,西装和夹克衫统领男装主流,裙服和旗袍成为时尚女装,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饮食发生变化,餐桌日益丰盛,膳食结构合理,中西餐并存,科学卫生的饮食习俗形成。住宅条件改善。
新社会的新习俗
1.精神面貌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教育的普及,封建迷信等旧习俗消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正在形成,“八荣八耻”的观念深入人心。
2.健康意识增强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人均寿命已超过70岁。
3.家庭结构
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大家庭向小家庭发展,家庭融洽、尊老爱幼等风尚得以弘扬。
4.年节习俗
在继承中得到发展,又注意与世界接轨,政治节日与民俗节日并重,国庆和春节成为人们最看重的节日。
【概念阐释】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狭义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生活,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领域。
【易错提醒】 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
(1)西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