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被称为“青铜时代”,下列关于青铜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这一时期使用大量青铜器 B. 商朝时出土了大量青铜铭文
C. 青铜铸造是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D. 大型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是兵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是因为青铜铸造是当时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故C正确;这一时期使用大量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表现,故A错误;B项表述错误,应该是“出土了大量商朝青铜铭文”;大型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是礼器,不是兵器,故D错误。
3.通过对良渚的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能够为此提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 农作物和牲畜遗骸的发现 B. 遗址内发现较大的公共活动场所
C. 遗址内发现氏族公共墓地和制陶窑场 D. 墓葬大小和随葬品数量对比悬殊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良渚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现墓葬大小和随葬品数量对比悬殊,这说明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故D正确;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农作物和牲畜遗骸,故A错误;半坡遗址内发现较大的公共活动场所以及氏族公共墓地和制陶窑场,故BC错误。
4.下列思想观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属于儒家的是
A. 依法治国 B.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C. 福祸相依 D.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因此属于儒家的是D项;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俭”,道家认为“福祸相依”,故ABC错误。
5.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助。管仲献策齐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这说明
A. 华夏认同逐步形成 B. 宗法分封制重新得到认可
C. 霸主有“尊王”的义务 D. 齐桓公以地域区分夷夏之别
【答案】A
【解析】
【详解】齐国认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这说明齐国等国是认同华夏的,故A正确;材料和宗法分封制无关,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齐桓公“攘夷”,不是“尊王”,故C错误;“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说明齐桓公以民族性来区分夷夏之别,故D错误。
6.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 用泥制陶的事实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