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徐州、淮安、连云港一模)西周时期一件青铜器上有一段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铭文虽然简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晨)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这说明( )
A.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B.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
C.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
D.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
解析:选C 青铜器属于原始历史遗迹,是第一手史料,典籍记载属于二手史料,二者相互印证历史的真实性,故C项正确;历史研究通过多重史料验证可以还原历史真相,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研究历史要变换历史的视角,而是要注重对史料的研究,故B项错误;考证史料需要验证历史的真伪性,并不是图片文献相结合,故D项错误。
2.《史记》关于商王传递顺序的记载,一直受到争议。但20世纪以来出土的商朝遗迹中,发现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学者们据之复原了商王的谱系,确认它和《史记》所记载的内容基本一致。这说明历史事实的考辨( )
A.必须依赖第一手的出土文物
B.力求规避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可以借助多角度的研究路径
D.应该挖掘神话中的历史细节
解析:选C 题干反映出史学界通过对考古发掘出的甲骨文字分析,复原了商王传递顺序,从而印证了《史记》内容的正确性,由此可知,考古是研究历史的又一重要路径,故C项正确;A项“必须依赖”表述绝对化,故A项错误;B、D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3.(2019·南京盐城一模)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且仍遣使慰劳桓王。这表明当时( )
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
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
解析:选D 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权威下降,但是题干却指出了当时郑庄公在与周王的战争中,虽然取得优势,但是并未乘胜追击,这说明了周王的权威仍在,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的表述均与题干主旨不符合。
4.(2019·扬、泰、南、淮、徐、宿、连三模)在周代,属于不同宗系、处于不同等级的人,按照尊卑亲疏关系的不同,遵守各不相同的礼仪,拥有各不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复杂而制度化的等级关系( )
A.实现周朝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