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一些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4)社会习俗
时期
|
变化
|
特点
|
|
戊戌变法
|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
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
|
辛亥革
命后
|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2)表现: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2.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原因: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表现
领域
|
变化
|
服饰
|
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