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的大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
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K值不是定值,K值的大小与食物、生存空间、天敌数量等环境条件有关。
6.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稳定、波动和下降等。
7.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
8.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9.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10.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11.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2.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物种丰富度变大,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为异养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