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嘉兴模拟)以下是某水域DDT的污染状况:
不同成分
|
水
|
底泥
|
水生植物
|
浮游动物
|
底栖动物
|
鲫鱼
|
乌鳢
|
DDT含量
(μg/kg)
|
0.1
|
0.7
|
6.3
|
21.0
|
37.9
|
19.4
|
124.4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表中数据表明DDT具有生物放大现象
B.表中所列消费者中乌鳢的营养级最高
C.DDT在生物群落各营养级间循环往复
D.鲫鱼摄入的DDT有部分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解析:选C。据表可知,随着营养级的提高,生物体中DDT的含量逐渐增加,表明DDT具有生物放大现象;乌鱧体中DDT的含量最高,表明表中所列消费者中乌鳢的营养级最高;由于捕食关系使得DDT在生物群落各营养级间只能单向流动;鲫鱼摄入的DDT大部分在体内集聚,少部分随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故C错误。
2.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
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
C.标志物脱落
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解析:选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偏大,会使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