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编辑
(岳麓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必修2(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3金币 立即下载
2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2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13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9/12/11 18:20:1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

2.表现

(1)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2)江南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3)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易错提醒】 

古代的山东”“山西不同于今天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山东,古代又称关东,是指河南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地,即历史上称为中原的地区。山西,又称关西,是指河南崤山以西即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大体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黄河以西和巴蜀等地。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三次高潮

(1)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出现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2)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出现。

(3)两宋之际,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2.影响

(1)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