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链接——奉献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形声字——会意字。火表意,篆书形体像火焰;蜀表声,蜀为葵虫,古时火炬多以苇麻作芯,外用布包裹,其样子似葵虫。简体字从火、从虫,表示烛用虫蜡制成。本义是火炬。引申为蜡烛。
【成语链接】
火烛银花: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语出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唐代诗人苏味道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诗句,柳亚子《浣溪沙》也写过“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的词句。
洞烛机先:预先察知事情的发展、征兆。如:对于任何事他都能洞烛机先,预做防备。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语出《古乐府·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列子·汤问篇》:“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指的是草木。山之毛,感觉萌萌哒。
二、句之美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丝”即“思”,双关语。如南朝民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品读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人们常常借这两句诗来歌颂那些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尤其是教师。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品读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此句形象、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