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1)《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亲与舍人共饮食,“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魏国贵族信陵君魏无忌“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致食客三千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贵族势力影响诸侯争霸的结局
B.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加剧
C.权力下移成为诸侯的无奈抉择
D.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贵族对士阶层的重视,但没有体现出诸侯争霸的结局,故A项错误;士阶层的崛起与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故B项错误;贵族利用士阶层巩固统治,权力没有下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战国时期贵族对士阶层的重视,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故D项正确。
2.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只有宋明理学,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理”是万物本原,把道德与天理相结合,使道德成为一种内心的自觉,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