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四爱国运动
1.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1915年日本提出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二十一条”。
(2)经济与阶级:民族工业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4)国际形势:俄国十月革命指明了方向。
(5)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主要过程
(1)揭开序幕: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3000余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2)迅速发展: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3)初步胜利:北京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3.历史意义
(1)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2)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4)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特别提示 五四运动的特点:革命性、群众性、爱国性、成功性。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