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解析回答第(1)问时,根据设问提示,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岁赋可增”“得一土则守一土”“沿海诸省……晏然无虑”“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等内容即可得出答案。回答第(2)问时,关键要注意题目中“所学知识”这一要求,因为材料中关于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仅提到了免除税役和驻军,而没有提到设置台湾府这一重大举措。
参考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政事无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