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江苏南京师大附中学业水平期末测试)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可作为其观点依据的有( )
①词的繁荣 ②程朱理学兴盛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陈寅恪评论的是宋代,词的繁荣、程朱理学兴盛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都属于宋代的社会现象,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不是雕版印刷术,故正确答案为D项。
2.(2018·泰州学业模拟)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 )
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