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 同步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为单项选择题,8~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公元1086年写的《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方家(术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北极,指北的磁极叫南极
B.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宇宙射线中的高能带电粒子,在南、北极所受阻挡作用最弱,赤道附近最强
C.形成地磁场的原因可能是带正电的地球自转引起的
D.由于地磁场的影响,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中,通电导线应相对水平地面竖直放置
【解析】地球内部存在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所以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指北的磁极叫北极,选项A错误;在地球的南、北极地磁的方向几乎与地面垂直,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宇宙射线中的高能带电粒子,在南、北极所受阻挡作用最弱,赤道附近的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则高能粒子所受的磁场力最大,选项B正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的南极是地磁场的北极,由安培定则判断可能地球是带负电的,故C错误;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中,若通电导线相对水平地面竖直放置,地磁场方向与导线电流的方向垂直,则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较大,故在进行奥斯特实验时,通电导线南北放置时实验现象最明显,故D错误.
2.如图,闭合圆环由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构成,圆环半径为L,圆心为O,P、Q在圆环上,∠POQ=90°,圆环处在垂直于圆面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两根导线一端分别连接P、Q两点,另一端分别与直流电源正、负极相连,已知圆环的电阻为4r,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则圆环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D)
A. B.
C. D.
【解析】优弧PQ的电阻为3r,劣弧PQ的电阻为r,两部分并联在电路中,流过优弧PQ的电流由P到Q,流过劣弧的电流由P到Q,电流分别为×=,×=,将优、劣弧等效为直导线PQ,所受安培力为F1=B·L,F2=B·L,所以合力为F=F1+F2=,故D正确.
3.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周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k,即磁感应强度B与导线中的电流I成正比,与该点到导线的距离r成反比.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长直导线相距为R,通以大小、方向均相同的电流,规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为正,则在0~R区间内磁感应强度B随x变化的图线可能是(C)
【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可得通电导线a在两根导线之间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通电导线b在两根导线之间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离导线越远磁场越弱,在两根导线中间位置磁场为零.由于规定B的正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所以C正确,A、B、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