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新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2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导学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467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9/8/9 10:02:4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2)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

(1)倾销商品——传统手工业破产:鸦片战争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使农家”“分离。东南沿海一带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掠夺原料——农产品商品化: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商品化。

(3)创办外商企业: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在华最初建立了一些船舶修造厂,以维修来华运输货物的外国轮船为主。19世纪60年代,外商在上海开办缫丝厂、茶叶加工厂和轮船运输公司,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外国人在华设立了近百所工厂。同时,外资银行在香港、上海、天津设立分行,分支机构分布在各通商口岸,形成一个外资金融网络。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设厂进行资本输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3.特点

(1)小农经济解体不平衡。受外国商品冲击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解体速度较快;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相对迟缓。从整体上看,在广大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自身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来自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4.影响

(1)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经济商品化程度增强,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

(3)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打开中国大门之后,西方人运用资本主义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和原料谋取经济利益,这在客观上起到示范效应,洋务派所办企业中的一些经营管理人才,大都具有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经历。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