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编辑
地理:5.2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地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799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1/10/14 14:00:1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0年代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B90年代后期转移到我国中西部地区

C6070年代转移到日本

D80年代转移到韩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

解析: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 B

(2011·东北联考)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24题。

2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

A.汽车工业城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解析: 汽车工业因产品复杂,零部件多,总厂和分厂容易集聚,属于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同时,汽车工业投资大,技术水平高,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答案: C

3.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解析: 通过经纬度判断,甲地为美国,钢铁、石化工业发达,有发展汽车工业的良好基础。另外,汽车工业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排除A;地铁、汽车的发展,可以促进人口向郊区流动,但逆城市化与汽车工业发展并不存在明显相关性,排除C;美国尽管国土面积大,但汽车不适宜于距离运输,因此排除D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