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的编写具有两大功用:一是帮助考生积累理解古代诗歌常用的意象,二是让考生借助提示默写与意象相关的名句。这样既熟悉古代诗歌的常用意象,又训练了名篇名句默写,寓学于练,学练结合,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一)送别类意象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
柳
|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
2
长
亭
|
古代路旁设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
3
南
浦
|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中“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词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