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但并未证实其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首先利用显微镜观察到DNA双螺旋结构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 C
2.(2018·广东江门一模)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其中一个步骤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关于混合培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已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B.将已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和未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C.将已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D.将未标记的噬菌体和已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
答案 A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外,经过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在上清液中,DNA在沉淀物中。由于实验结果是上清液有放射性,沉淀物无放射性,故实验时是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A正确。
3.(2018·广东中山期末)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实验中S型菌DNA+R型菌一起培养,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S型菌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已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蛋白质已经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
答案 D
解析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仅仅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过程中: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培养一段时间,由于S型菌的DNA能够将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添加S型菌DNA的培养基中,既有R型菌,也有S型菌,B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加热易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但DNA热稳定性较高,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DNA仍具有活性,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