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型果蝇(纯合体)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也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2)中的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
实验步骤:
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________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关键
假设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用D、d表示。
(1)果蝇的圆眼与棒眼杂交,子一代全部是圆眼,说明果蝇的圆眼是显性性状,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说明眼形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段,则P:XDXD×XdY→F1,F1:XDXd×XDY→XDXd∶XDY∶XDXD∶XdY=圆眼∶棒眼=3∶1;若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则P:XDXD×XdYd→F1,F1:XDXd×XDYd→XDXd∶XDYd∶XDXD∶XdYd=圆眼∶棒眼=3∶1。
(3)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Ⅱ区段,则F2中棒眼雄果蝇(XdY)×F1中雌果蝇(XDXd)→XDXd(圆眼)、XdXd(棒眼)、XdY(棒眼)、XDY (圆眼),选取子代中的棒眼雌果蝇(XdXd)与野生型圆眼雄果蝇(XDY)交配→XDXd(圆眼)∶XdY(棒眼)=1∶1,则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则F2中棒眼雄果蝇(XdYd)×F1中雌果蝇(XDXd)→XDXd(圆眼)、XdXd(棒眼)、XdYd(棒眼)、XDYd (圆眼),选取子代中的棒眼雌果蝇(XdXd)与野生型圆眼雄果蝇(XDYD)交配→XDXd(圆眼) ∶XdYD(圆眼)=1∶1,则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
答案 (1)常 (2)X染色体的Ⅱ区段 X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顺序可颠倒) (3)实验步骤:①棒眼雌果蝇
②棒眼雌果蝇 野生型雄果蝇 棒眼 预期结果与结论:①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Ⅱ ②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