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①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杨万里
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②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注】①木犀,桂花。②水沉蒸透,香气浓郁。
10.中间两联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1.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涵义。
【答案】10.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木犀的色泽形态;借代,(以秋色代指木犀花)引人联想,增添了语言韵味。
11.以“小朵出丛须折却”为借口,巧妙提出“乞数枝”的要求;表达了诗人对木犀花的喜爱(或体现了诗人和子上的关系亲密)。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题干中给出要求分析修辞手法,“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运用比喻的手法,“金布地”“粟堆盘”形象地表现了木犀的色泽形态;“秋色”代指木犀花,运用借代的手法,增添了语言韵味。
【11题详解】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二、【2019届江苏师大附属实验校高三19月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