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考生须要根据其具体语境加以区别。那么如何准确判断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呢?
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如要判断“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中的“因”的意义和用法,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推断“因”是副词,于是,就。
2.代入筛选法。如果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筛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中“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1)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谁”“怎么样”等;(2)副词,“怎么能”“多么”等;(3)通“呵”,“呵斥”;(4)通“荷”,“扛,背”。将这些义项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在该句中,“何”为副词,译为“多么”。
3.结构推断法。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了这点,考生就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以”的意义和用法和它的相同,也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4.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其中许多成语中的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要判断“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可根据自己熟悉的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这里的“是”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5.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抓住这些标志,考生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虚词的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其所在的句子是哪种句式,就能确定它的意义和用法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要抓住其是判断句的标志,就能确定它是助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表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