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金榜专区 >> 生物金榜专区
高中生物编辑
通用版: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七 1.16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2016版高考生物专题辅导与训练】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8金币 立即下载
4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4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金榜专区
    资源子类精练精析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72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7/5/5 8:42:5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七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45分钟·100分)
1.(14分)(2015·郑州二模)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图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 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巴氏消毒法是               ,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 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下图中的       
(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33、34,则可以推测每毫升生牛奶中含细菌数为     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          
【解析】(1)巴氏消毒法是70~75℃煮30 min或80℃煮15 min。既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用的工具是涂布器,即图中B所示。
(3)3个培养皿上的菌落数平均值为34,稀释倍数是104,根据公式可得,每毫升生牛奶中含细菌数为:34÷0.1×104=3.4×106。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数目低。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因此减少稀释次数也可以得到符合计数要求的平板。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