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高频考点一 基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
考法一 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和流程
1.(2016湖北5月模拟,40)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导入到棉花的叶肉细胞中培育而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基因工程中,Bt毒蛋白基因属于________,离体棉花叶肉细胞属于__________。Bt毒蛋白基因可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也可从cDNA文库中获取,含有基因中启动子的文库是____________文库。
(2)获取的Bt毒蛋白基因需要与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____________等,其中质粒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
(3)科学家最初做抗虫棉实验时,虽已经检测出棉花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但让棉铃虫食用棉花叶片时,棉铃虫并没有被杀死,这说明Bt毒蛋白基因____________。为此,科学家对棉植株中的Bt毒蛋白基因进行了修饰,结果食用了棉叶的棉铃虫中毒死亡了,从变异类型分析,这种对Bt毒蛋白基因的修饰属于____________。
(4)转基因植物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为避免Bt毒蛋白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进入其他植物,一般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核”或“叶绿体”)。
【答案】(1)目的基因 受体细胞 基因组
(2)动植物病毒 DNA
(3)没有成功表达 基因突变
(4)叶绿体
【解析】(1)在该基因工程中,Bt毒蛋白基因属于目的基因,离体棉花叶肉细胞属于受体细胞。Bt毒蛋白基因可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也可从cDNA文库中获取,含有基因中启动子的文库是基因组文库。(2)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其中质粒的化学本质是小型环状DNA。(3)科学家最初做抗虫棉实验时,虽已经检测出棉花植株中含有抗虫基因,但让棉铃虫食用棉花叶片时,棉铃虫并没有被杀死,这说明Bt毒蛋白基因没有成功表达。因为目的基因能否表达受到基因结构中非编码区上游的调控序列的控制,因此,要想解除非编码区上游对基因表达的抑制,必须对非编码区上游的调控序列进行修饰,所以从变异的角度分析,基因修饰使基因得到表达属于基因突变。
考法二 基因工程的应用及蛋白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