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3.表现
(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曾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试图有所改革。
(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
(3)组织基础
①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②条件成熟后,把这一机构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4)个人条件: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4.方案
(1)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2)工商业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赎金。
(3)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农民需服劳役。
5.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
6.特点:缓慢而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