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
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答案 D
解析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的基础;萨顿提出的假说是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的理论基础;摩尔根的成功离不开合理的选材和精巧的实验设计;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解释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提出时间在摩尔根之后。
2.鸟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ZZ雄性,ZW雌性)。DMRT1基因只存在于Z染色体上,该基因在鸡胚雌雄性腺中表达量不同,即在雄性性腺中的表达量约是雌性性腺中表达量的2倍。该基因在雄性体内的高表达量开启性腺的睾丸发育,而在雌性体内的低表达量开启性腺的卵巢发育。以下分析推测正确的是( )
A.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可能与特殊条件下DMRT1的低表达量有关
B.性染色体缺失一条的WO个体可能不能正常发育
C.性染色体增加一条的ZZW个体性别为雌性
D.性染色体缺失一条的ZO个体性别为雄性
答案 B
解析 DMRT1基因在雄性体内的高表达量开启性腺的睾丸发育,故A错误;性染色体缺失一条的WO个体没有DMRT1基因,不能正常发育,B正确;ZZW个体的DMRT1基因可高表达,为雄性,C错;ZO个体的DMRT1基因低表达,为雌性,D错。
3.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中亲本甲、乙的基因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