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兴奋的传导与膜电位变化曲线
►热图呈现
解读 图甲为兴奋的传导过程,箭头表示的是神经递质(X)的移动方向,据此可以判断图上方的膜为突触前膜,另一侧的膜为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后,引起离子(Y)的运输。图乙表示的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引起的膜电位变化,其中ab段或fg段为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发生了b→d的变化,至d点形成了动作电位;d→f为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
能力拓展 (1)解答有关图甲之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为胞吐,跨过的生物膜层数为0,但该过程需要消耗ATP;②神经递质(X)有两大类,一种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另一种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则离子(Y)为阳离子(主要是Na+),最终引起了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如果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离子(Y)为阴离子(如Cl-),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③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要及时分解或被灭活。
(2)解答关于膜电位变化曲线的题目时,首先要分清曲线中哪部分属于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并清楚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理。如图乙中的b→d是由Na+内流引起的,d→f是由K+外流形成的。
►典例剖析
1.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如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