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完成)
(一)预习内容 课本P78-86
(二)预习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和实验验证,熟记酶的概念、来源、化学本质;
2.能设计实验探究酶的本质;(重点)
3.学会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重、难点)
(三)你学会了吗?
1.在“比较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2.举例说明什么叫无关变量?
3.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照实验?
4.“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5.什么叫活化能?
6.做“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
7.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
8. 什么是酶?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其组成单位是什么?
9.酶发挥作用的本质是什么?
10.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相比有什么特性?
1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的共性有哪些?
12.什么是酶的专一性?
1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都有哪些?如何影响?
14.低温能使酶失活吗?过酸、过碱、高温能使酶失活吗?
15.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多少?
16.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什么?(蛋白酶)
二、落实与整合(课堂完成)
(一)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
酶是 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 ,少数是 。
化学本质
|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
少数是RNA
|
合成原料
|
|
|
合成场所
|
核糖体
|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真核生物)
|
来源
|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
生理功能
|
具有 作用
|
作用原理
|
降低化学反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