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专题05 近代中国经济(练)-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 (教师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89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7/23 11:18:5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5年海南卷历史22)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A.偿还大量外债 B.贪污腐化成风   C.军费开支巨大   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法币发行量猛增,结合时间分析与其原因,应该与解放战争密切相关,在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军费开支巨大,国民党政府财担负担过重,为满足需要,大量发行法币,引发通货膨胀,C项正确。ABD项是长期存在的,不能反映某一时间点的重大变化。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解放战争时期通货膨胀
2(2015年北京卷文综16)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易服
32015年上海卷历史24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
A.《民报》、《时务报》   B.《民报》、《天演论》 C.《天演论》、《时务报》 D.《海国图志》、《天演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和三民主义。材料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的信息体现的是三民主义思想,应该出自《民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是维新派梁启超的思想,应该出自《时务报》。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天演论》介绍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故B项和C项错误;《海国图志》是魏源著作的一部介绍世界地理方面的书籍,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演进维新思想和三民主义;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报刊。
4(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答案】B
【考点定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社会习俗·传统婚俗;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西思想观念的冲撞。
5(2015年重庆卷文综历史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宣传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二 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定,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年份
国内工商业、交通业及其他
钱庄
外国洋行
外国在华银行
合计
1897年底
70
14
12
4
100
1898年底
51
11
38
0
100
1899年底
85
0
15
0
100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
(1)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4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初创时期放款的重点领域。(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行在重点领域放款所起的作用,(4分)指出该行在初创时期存在的不足。(2分)
【答案】
(1)状况: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分)
(2)理由:银行比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优越;有利于促进铁路建设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抵制洋商独揽中国银行利权。(6分)
(3)领域:民族工商业及交通业。(2分)作用: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4分)不足:在经营管理上依赖洋人,没有完全摆脱列强的控制。(2分)
(2)材料一“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可知近代银行比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优越;据“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可得出银行较强的融资能力有利于促进铁路建设等事业的发展;据“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杜洋商之挟持”可得出民族银行的建设有利于抵制洋商独揽中国银行利权。
(3)第一小问领域,材料二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可知通商银行初期着重投资民族工商业及交通业;第二小问作用,银行资金向工商业和交通业倾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第三小问不足,材料二“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说明银行董事成员由官僚、买办商人构成,与近代银行现代化架构相差甚远;“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说明银行在经营管理上依赖洋人,没有完全摆脱列强的控制,难以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盛宣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