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课标全国Ⅰ卷·T25)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答关键:理解古代中国个体经营和田庄经营的特点。
【解析】选D。个体农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图片中有多人进行集体劳作,故A错误;精耕细作指的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采用较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B错误;土地公有制出现于先秦时期,C与题干“汉代”不符;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汉代土地高度集中,出现了田庄式的生产方式,豪强地主将贫民和破产自耕农禁锢在土地之上,采用集体劳动的办法,故D正确。
2.(2016·课标全国Ⅱ卷·T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解答关键:正确理解土地兼并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选B。由材料中“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可知宋代出现了土地的高度集中即土地兼并现象;多数封建政府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北宋政府却“不抑兼并”,导致兼并现象严重,故B正确。
3.(2016·课标全国Ⅲ卷·T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特点。
解答关键:雇工待遇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应该是经济发展方面的。
【解析】选A。材料中“百年前”与“如今”雇工待遇的变化,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手工业者地位上升,这与市镇经济及手工业发展密不可分,故选A。材料反映明清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未涉及是否重农,故B错误。“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C。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