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6历史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5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76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7/20 10:28:2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1.(2016·课标全国卷·T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对内政策。
解答关键:注意结合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正确认识国民党的性质。
【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把‘亲日派’‘长征时代’……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特别是把“争取民主”归为“谬误名词”,体现国民党控制舆论,维护一党专制的用意,故D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了国民党反对民主,这种做法只能是加剧国民党与其他党派的矛盾,进一步降低国民党的威信,故A、B错误;抗战时期,国民党实际上掌握了抗战的领导权,故C错误。
2.(2016·课标全国卷·T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
解答关键: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1930年”“赤色区”“根据地”。
【解析】选A。由材料中信息“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粮食产量增加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土地革命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A正确。B是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不是主要原因,只是一个重要保障;C说法不符合史实;D不是原因而是作用或成果。
3.(2016·课标全国Ⅲ卷·T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清末新政。
解答关键:张之洞的阶级属性。
【解析】选D。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1903年不会出现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这一情况,时间不符合,排除A;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B不符合题意;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中国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技术,并不反对学习西方,排除C;张之洞是地主阶级代表,禁止使用外来新词,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正确。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