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课标全国Ⅲ卷·T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解答关键:抓住题干材料及图片中的“1932年”“抗敌”“振我中华”等关键词。
【解析】选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采取措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错误;“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材料未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19世纪末就已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排除C;从“1932年”以及火柴的名字叫做抗敌牌火柴等,联系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开始高涨的史实,可知D符合题意。
2.(2016·课标全国Ⅲ卷·T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列强侵略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答关键:解读地图中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归纳提取出一个正确的主题。
【解析】材料中的文字信息主要体现了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的不同,地图信息突出了开放的商埠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可以从这两个角度确定主题,要注意所提取信息必须源自材料,然后结合近代中国的史实加以说明和分析。分析说明时,史实引用准确合理并能够充分说明观点,选择史实时注意“近代”和“1898年至1910年”时间限制,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精练。
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答案:示例一
信息:1898年秦皇岛、三都澳、岳州等开放,标志着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开始。
分析:这些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有本质的不同,即权自我操。清政府自行开放形势扼要之区,商贾荟萃之地,原因是近代重商思想发展的结果;以自开抵制约开,挽回利权;解决财政困难。
示例二
信息:集中于沿海地区。
分析: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3.(2016·江苏单科·T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
英国
|
日本
|
其他国家
|
1894
|
69.49
|
6.26
|
24.25
|
1900
|
62.99
|
11.20
|
25.81
|
1905
|
55.71
|
14.04
|
30.25
|
1910
|
50.89
|
16.14
|
32.97
|
1914
|
48.31
|
20.39
|
31.30
|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变化。
解题关键:找到表格中关键信息,即日本在1900年以后比重快速上涨。
【解析】选A。依据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正确;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日本和其他国家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此时的英国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头号强国,故B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错误;这一时期,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没有提高。图表仅仅折射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变化,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