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课标全国Ⅰ卷·T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近代欧美的代议制。
解答关键: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特点。
【解析】选B。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君主立宪制确立,但1702年安妮女王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职务的做法说明英国国王权力还很大,还没有真正做到“统而不治”,因而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故B正确;《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故A错误;18世纪初期,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故C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拥有行政权,女王解除辉格党人要职,不是破坏法案的表现,故D错误。
2.(2016·课标全国Ⅲ卷·T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与发展。
解答关键:注意对比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体和1875年的政体。
【解析】选A。“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说明政局不稳定;1958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衰落之时,戴高乐就任总统后的变革,使总统权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政局稳定,A符合题意。1875年宪法就已经确立了总统为国家元首的地位,B错误;议会的主要权力并没有被剥夺,C错误;法国是多党制,D不符合史实。
3.(2016·北京文综·T22)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 )
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近代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答关键:认识近代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容及特点。
【解析】选B。由材料“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可知这是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前身。故B正确。邦联制存在于1787年宪法颁布之前,故A错误;共和制与议会制形成于1787年宪法的实施,故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