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皖南八校联考)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美国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解析 标志冷战格局正式拉开的是杜鲁门主义,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故A项错误;美国主观上试图控制欧洲,遏制苏联,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项错误;美国的目的是控制欧洲,共同对抗苏联,欧洲一体化晚于马歇尔计划,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促进了欧洲经济恢复,伴随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展,欧洲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6·贵阳高三摸底)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中国有“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对法国而言,与中国建交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 )
A.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联合国的军事、经济制裁
C.实现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冲破美苏两极对峙的坚冰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消除意识形态是中法建交的前提,而不是法国面临的与中国建交的主要问题,故A项错误;中法建交没有威胁到世界安全,而且联合国不会出现B项的行为,故B项错误;法国和中国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故C项错误;当时两极格局,中法分属不同阵营,D项是法国所面临的压力,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5·“江淮十校”联考)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后被美国发现,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表明( )
A.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
B.此后美苏两国不再走军备竞赛路线
C.此后美苏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
D.美苏认识到对峙和使用原子武器并不能解决问题
解析 美苏争霸中苏联是唯一能够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尚不具备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两国并未放弃走军备竞赛路线,故B项错误;美苏两国并未因为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而放弃对峙走向和平,和平相处应在苏联解体后,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面临一场热核战争的严重危险,在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美苏两国领导人表现了克制态度,相互妥协使危机逐渐降温,故D项正确。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