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乌鲁木齐高三诊断)1949年10月11日晚,周恩来拜访民主人士黄炎培时说:“这不同于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在政治协商会议上,由各党派斟酌制定了《共同纲领》,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我们自己有了剧本,自己怎能不登台去唱呢?”关于“剧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
B.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C.体现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的方针
D.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性质
解析 材料中的“剧本”指的是《共同纲领》。1949年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的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
答案 B
2.(2016·武汉高三调研)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
宪 法
|
苏俄(联)
|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
中华民国
|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
法国
|
1946年宪法
|
其它
|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解析 A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从参阅的文件看,既有苏联的社会主义宪法,也有中华民国和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性质的宪法,据此可以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就是要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故B项正确。C、D两项所述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3.(2015·枣庄高三期中)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
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解析 题干信息“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反映出人民政协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和提出建议”反映出政协具有的参政议政职能,故A项正确;政协制度初步建立于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1956年底,故B、D两项错误。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