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黄山质检)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解析 二月革命已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临时政府“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即没有认识到当时人们希望退出战争,获得面包与和平的诉求,故B项正确。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临时政府没有解决人们所需,而不是临时政府对外妥协,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6·长沙模拟)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
时间(俄历)
|
机构(政府)
|
3月2日
|
第一届临时政府
|
5月6日
|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
7月24日
|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
9月25日
|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解析 半年内临时政府更换四次,这说明临时政府更换频繁,政府执政能力不足,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故C项正确。
答案 C
3.(2015·长郡月考)有文章指出,1917年9月布尔什维克在市杜马选举中得票率在彼得格勒占33.5%,而在5月仅为20%;在莫斯科区议会的选举中布尔什维克所获得的选票从7月的11%上升到10月的51%。材料不能说明( )
A.和平夺权仍有很大的可能性
B.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苏维埃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岌岌可危
D.十月革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布尔什维克的得票率在上升,所以和平夺权仍有很大的可能性,故A项不符合题意;依据时间1917年10月可知,材料叙述应在十月革命以前,而B项应该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符合要求;由布尔什维克的得票率在上升可以分析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岌岌可危,故C项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布尔什维克党势力壮大,所以十月革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