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常德模拟)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
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
C.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
D.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本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一边倒”并没有使我国丧失同苏联的平等关系,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包围新中国,故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紧张,这并不是由“一边倒”引起的,而且“断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5·邯郸质检)下图为某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它反映出( )
A.我国得到欧洲普遍承认
B.我国全方位外交成就辉煌
C.亚洲国家走向国际联合
D.意识形态分歧影响我国外交
解析 图中没有西欧国家,主要是东欧国家,所以没有得到欧洲的普遍认可,故A项错误;图中没有美洲、非洲国家,没有体现全方位外交,故B项错误;图片只能反映许多亚洲国家和中国建交,并不能反映亚洲国家走向国际联合,故C项错误;和中国建交的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6·南京摸底)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际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20世纪50年代,亚非国际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朝鲜问题和越南问题,并没有提到中国的边界问题,也并不是由中国倡导,故A错误;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关于中苏关系,但并没有涉及边界问题,故B错误;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故C错误;1953年中国与印度为解决边界问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