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一年级生物5月份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道选择题的答案仅有一个,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欲观察各分裂期细胞,应选一个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没找到分裂期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寻找
C.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D.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
B.癌变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
C.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信息有所不同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3.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过程分别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B.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有关,衰老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增多
C.⑤⑥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其遗传物质与①细胞相同,因此它们的全能性高低也相同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4.“假说—演绎法” 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 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
B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孟德尔所作的假设内容
C.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自然界中所有的遗传现象
5.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得到Dd组合的概率是
A.1/4 B.1/2 C.0 D.1
6.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基因型同为AaBb的男女婚配,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只能生出四种肤色深浅不同的孩子
B.生出与父母肤色深浅一样的孩子的概率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