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2.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3.《孝经•闺门章第十九》载:“子曰: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亲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也。”下列说法与这一说法价值观一致的是:
A.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B.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C.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D.(君子)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