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测试5遗传因子的发现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85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6/6/24 10:14:4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单元质检卷五 遗传因子的发现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下列哪项不是出现这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的前提条件?(  )
                  
A.F1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
C.各基因在F2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D.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
2.(2015江苏南通三调)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控制,结合下表信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BB
Bb
bb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男孩可能为秃顶
B.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
C.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婚配,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1/2
D.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婚配,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0
3.(2015福建福州期末质检)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Y、y)及黄色与绿色(R、r)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4.基因型为Bb的玉米自交后所结的一个玉米穗上有700多粒种子(F1),挑选F1植株中的显性个体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进行自交,另一组自由交配,统计两组F2中B的基因频率和Bb的基因型频率,可能的关系是(  )
A.B的基因频率相同,Bb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B的基因频率不同,Bb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C.B的基因频率相同,Bb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D.B的基因频率不同,Bb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