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废丞相
(1)原因: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在1380年,借诛杀宰相胡惟庸,废除宰相制度。
(2)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使中国历史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君主专制达到空前的高峰。
2、设内阁
(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及发展:
①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最为侍从顾问 ,帮助处理繁多的政务。
②明成祖时期,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物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③后来,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评价(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核心讲解:明朝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
核心讲解:明朝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