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分封制是周天子“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的奴隶社会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应从如下几点认识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维护西周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内容:主要是规定了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的权利主要是获得土地和人民,在封国
内拥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并有再次分封的权利。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周王室的命令,如政治上镇守疆土和朝觐述职,军事上随从作战,经济上交纳贡赋。
(4)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其积极方面是通过分封制,强化了中央控制地方的能
力,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及全国的交通网络,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奴隶制强国。
消极方面则是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说明了此时的分封制已经不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核心讲解:西周分封制有什么特点?这一制度能长期治国吗?为什么?
例题1:【2014届福建漳州5月高一适应性练习历史试卷】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二、全面分析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西周的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采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夏朝是宗法制的创始时期,商朝的宗法制已有相当的发展。西周时期,宗法制日臻完备。
(1)主要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大、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嫡长子与众子具
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诸侯和大夫等具有双重身份。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